真空吸塑成型的幾種形式—
根據模具不同可將真空成型方法分真空無模成型,真空陰模成型和真空陽模成型3種。
1. 真空無模成型。真空無模成型過程如圖所示,將片材加熱到所需溫度后,置于夾持環(huán)上,用壓環(huán)壓緊,打開真空泵閥門抽真空,通過光電管控制真空閥調節(jié)真空度,直到片材達到所需的成型深度為止。由于自由真空成型法中制件不接觸任何模具表面,制件表面光澤度高,不帶任何瑕疵。如果塑料本自身是透明的,制件可以具有最小的光吸收率和透明性,故可用于制造飛機部件如儀器罩和天窗等。
真空無模成型法在成型過程中只能改變制件的拉伸程度和外廓形狀,因此不能成型外型復雜的制件。另外,成型過程中,隨著拉伸程度的增大,最大變形區(qū)(即片材中心)的厚度不斷減小,因此實際生產中拉伸比(H/D)一般應小于75%。
在運用此法進行加工時,操作員必須有熟練的技巧,調節(jié)好真空度,以得到符合設計要求的輪廓和尺寸一致的產品。
2. 真空陰模成型。真空陰模成型過程如圖所示。真空陰成型法生產的制品與模腔壁貼合的一面質量較高,結構上也比較鮮明細致,壁厚的最大部位在模腔底部,最薄部位在模腔側面與底面的交界處,而且隨模腔深度的增大制品底部轉角處的壁就變得更薄。因此真空陰模成型法不適于生產深度很大的制品。
3. 真空陽模成型。真空陽模成型工藝過程如圖所示。本法對于制造壁厚和深度較大的制品比較有利。
制品的主要特點是:與真空陰模成型法一樣,模腔壁貼合的一面質量較高,結構上也比較鮮明細致。壁厚的最大部位在陽模的頂部,而最薄部位在陽模側面與底面的交界區(qū),該部位也是最后成型的部位,制品側面常會出現牽伸和冷卻的條紋,造成條紋的原因在于片材各部分貼合模面的時候有先后之分。先與模面接觸的部分先被模具冷卻,而在后繼的相關過程中,其牽伸行為較未冷卻的部位弱。這種條紋通常在接近模面頂部的側面處最高。
更多請點擊:真空吸塑成型原理
返回【吸塑包裝廠】查看更多
|